從科學的角度看聲音

在上一段的教學中,我們使用合成器處理了五個頻率分別為中央C(261.62赫茲)的整數倍數的振盪器,其結果聽起來仍然是一個單音的(Monophonic)音效。我們知道中央C的頻率乘上二會產生高八度的C,乘上四則是高十六度的C,但它的三倍(785赫茲)和五倍(1308赫茲)一個是G音,一個是E音,照理說輸出結果應該是一個多音的(Polyphonic)和弦,實際上在我們耳中,它卻仍然像一個明顯的C音,為什麼呢?在繼續深究AudioKit之前,讓我先來說說聲音的基本原理。

這個單元中沒有任何的程式碼,如果對於理論沒有興趣,請自行跳過。

若你曾經是,或現在正是理工科的大學生,或許在課程中學到過大多數人談之色變的「傅立葉分析」:任何週期性的波動(Periodic Wave)都可以視為一系列波長成調和級數的正弦波的疊加。我們知道波長和頻率互為倒數,因此波長成調和級數的意思,實際上就是頻率成遞增的自然數比例,因此傅立葉分析正是在說我們剛剛撰寫的合成器播放的C音,可以視為五個振盪器的疊加,但知道這個道理已經被科學家證明了,又有什麼意義呢?這個問題要從音樂的根本說起。

音樂是什麼?

身為一個蘋果的忠實追隨者,容我用一張 Garage Band 的截圖來回答這個問題,當然,科學家或許也會這麼回答:

而音樂家的回答,或許更貼近一般人的認知...

從更微觀的角度來回答問題,我們可以回想在介紹振盪器時,曾經給大家展示過的正弦波圖:

...實際上可以更簡單地用一張圖表達:

在實務上以樂器彈奏時,因為能量守恆定律,振幅會漸漸變小直到消失,所以也不能完全說這個整齊的正弦波與這個音符相等,但只要明白意思就好。

我們所有看到、聽到、摸到的訊息,都具有波動的特性,以現代科學的角度來分析這些訊息時,其實世間的一切不過都像是 Garage Band 中的音訊圖這樣的震動,從這個視角來解釋事件的行為,稱為「時域分析」,即是以時間為基礎,觀察萬物隨著時間不停地改變。而把規律的波動化整為零,以一個音符、一張照片、一縷對雨滴的感嘆來解釋波動,人類使這些抽象的波動有了意義,這個視角叫做「頻域分析」,我們無時無刻不在利用頻域解析萬物,只是沒有自覺而已。

傳說中的傅立葉分析,就是貫穿時域和頻域的鑰匙,它指出任何規則的波動都可以分解為一系列正弦波,關於其詳細原理與科學領域的應用,在此礙於篇幅將不贅述,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參考這篇寫的非常棒的文章。我們只直接指出它在音樂上的意義:所有帶有某個音高的規律音調,都可以視為一系列「正弦音調」的混音。這些正弦音調中頻率最低的一組,就是上一段教學中介紹的「基頻」,是區別音高的主要元素,它的同伴們則稱為「泛音」,不同的泛音組合決定了樂器或人聲的音色,而頻率不是整數倍的音調,則稱為不和諧波或「分音音調」,在特定的組合下(例如 C Major 的三個基礎音:C、E、G),分音音調可以構成「和弦」,製造和諧的、且不限於單音調的音樂效果,但無規律的分音音調(例如400666987赫茲的搭配)的數量超越某個程度後,就只能組合出「噪音」了。

results matching ""

    No results matching ""